我們山納氯堿車間有這么一個人,大家都親切地叫他“二郎”。
“二郎”本名張建軍,1991年參加工作, 1994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二郎”人如其名,樸實無華,沒有太多豪言壯語,在維修焊工崗位上始終如一、任勞任怨地辛勤耕耘著,多次榮獲公司先進生產工作者和優秀黨員稱號,由他帶領的維修三班也多次獲得車間“創明星”班組競賽第一名。
“二郎”主要負責氯堿設備、管線、機泵等焊補修復工作。他平時話不多,甚至有點悶,可技術卻相當過硬,還肯吃苦,身上有一股子特別的拼勁兒。
氯堿車間因工藝的特殊性,流程長,單元操作繁雜,強酸、強堿、強腐蝕介質時刻對設備進行著嚴峻考驗,管線泄露、設備因腐蝕而影響生產的事件時有發生。因此,設備管線的焊補維修是氯堿車間檢修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任何一臺備用設備出現毛病,都可能引起系統停車。
為了保證每個環節都不出錯,“二郎”在每次檢修過程中都會倍加小心,力爭找準設備損壞病因,對癥下藥徹底除根,避免再出現類似情況。他說過,只要肯用心,有毅力多學習,再復雜的設備疑難也能搞懂。同事們經常看到他一干就是好幾個鐘頭不離現場,遇到問題愛琢磨,問題不解決、工作沒完成,很難從現場將他拉回來。
一次臨近下午4點,化鹽桶突然發生泄露。眾所周知,儲存鹽水的容器在腐蝕泄露后,鋼材內部結構已發生本質改變,焊接堵漏難上加難。情況緊急!快要下班的“二郎”主動留下來,除銹、打磨、準備補焊鋼板……一系列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憑借多年積累的豐富工作經驗和高超的焊接技術,經過3個多小時的緊張忙碌,“二郎”終于圓滿地完成了焊接任務。
“二郎”就是憑借這股子拼勁,像一位沉默寡言的慈父呵護自己的孩子一般,精心照料著氯堿車間的每一臺設備、每一條管線、每一個閥門;就像一名醫術高明的醫生,準確無誤地判斷和醫治所有危及設備管線的“病患”。在關鍵時刻能擔當、沖得上,為氯堿車間的正常運行保駕護航。工作之余,他還不忘將自己的技術和工作經驗悉心傳授給年輕人,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他始終如一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愛崗敬業,顧全大局,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