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4日上午9時,一個特殊的電話打到沈化集團:“這里是國家統計局沈陽調查隊,請你們派人來取份報紙。”
國家權威數據統計部門為了一張報紙專門打來電話,這份報紙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當日13時謎底揭曉:一份《中國信息報》擺在沈化集團財務總監李忠的案頭,《用真實點亮人生——記沈陽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統計員杜茵》這兩行標題分外醒目,這是給予沈陽市唯一一位先進基層統計員代表的殊榮。
這份殊榮,是51歲的杜茵用近30年時間收集核實上百萬個數據、整理填報數萬張表格換來的,是她用對工作的無限熱愛和不斷進取的學習精神鑄就的。
省市先進 每年獲獎滿滿
沈化集團很多人都知道杜茵是一位美麗的大姐,甚至是沈陽市統計系統公認的形象代言人。但除了財務審計部的同事,其他人很少知道,杜茵的才華比“顏值”更具“碾壓”優勢。從2002年起,她連年獲得遼寧省、沈陽市統計系統“先進個人”稱號,從未間斷。尤其自2011年沈化集團財務系統聯網國家統計局后,她更是獲得了國家統計局沈陽調查隊上上下下的一致認可。用該隊價格處工作人員尹航的話說:“杜姐報上來的數據,從未發生過錯報、漏報、遲報,每月都是最早把原始憑據和電子臺賬傳過來,對數據異常情況,都能真實準確做出詳細分析和報表說明。把工作交給她,放心!”
對杜茵同樣放心的,還有財務總監李忠。“國家規定將很多財政口徑的報表都歸口到統計以后,每個月至少30張表格,6000多個數據,全部都要由杜茵收集、整理、上報。”這就意味著她至少要看過30000個數據才行。所以,大家經常會在辦公室看到杜茵戴著花鏡認真審看表格。
細致認真 當好“數據信息樞紐”
杜茵素來嚴謹認真,是個對工作一絲不茍的人。辦公室卷柜里裝訂整齊的統計臺賬,辦公桌上擺放鮮明的統計日歷,記錄著每月的各項調查工作安排,也記錄著她的勤奮與細致。她常說,無聲的數據是會說話的,如果統計得不真實、不準確,數據是會“投訴”的。所以她自創了“四相符”原則,即數據與報表相符、賬目與臺賬相符,進一步確保了數據的真實準確。
現在的杜茵,儼然是政府部門與沈化集團各部門的“數據信息樞紐”,不但要向從國家到區里的4級統計部門逐家呈報,還要向藍星公司呈報。而這些數據,是她從沈化集團所屬企業的供應、銷售、價格、外貿等9個部門收集來的。沈陽化工供應處邊景輝說:“由于工作需要,我經常外出,沒辦法按時報表,杜姐總是用電話和我一項一項核實數據,幫我完善基礎工作、上報數據。”在數以萬次的內外溝通過程中,杜茵逐漸摸索出適合沈化集團的統計工作流程和方法,并借鑒政府統計方法為企業內部統計服務,為企業發展留下了寶貴的經驗財富。
鉆研不輟 最“資深”的“學霸”
國家統計局沈陽調查隊有一個業務交流群,在這個群里,每當有新政策下發、新報表上線或新人入群,大家都會找杜茵幫忙,因為杜姐是“學霸”。雖已年過半百,但她學習的勁頭根本讓人感覺不到她的年齡。新《統計法》、 新《保密法》、新《安全法》、新《環保法》……這些與統計工作和企業生產運行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一出臺,她就開始自學,并迅速應用于工作實際。
營改增政策推行后,納稅情況報表也被納入統計口徑。為此,杜茵又系統學習了相關知識。為了趕在正式報表前掌握所有知識,她忘我鉆研,在辦公桌前連續坐了4個小時沒動地方,導致重度腰椎間盤突出癥發作。但為了不影響工作,她硬是咬牙挺到月末完成所有報表才去住院。
正是憑著這股認真勁兒,杜茵贏得了沈化集團和統計系統上下的一致認可。2016年,國家統計局面向基層征集先進典型故事,杜茵成為沈陽市的唯一代表。也正是在看到報紙的那一刻,更多人才知道了杜茵那些不為人知的奮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