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尤其是在今年全國各地出現大面積旱情的情況下,水資源更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在沈陽化工,有這樣一位節水達人,他提出的多項節水建議全部被采納實施,并取得了良好的運行效果。在今年公司舉辦的合理化建議大賽中,他還憑借良好的節水業績,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節水達人。他,就是沈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氯堿分廠工藝員張忠杰。
化工企業生產中會用到大量水來為設備、管路等降溫,尤其是烈日炎炎的夏季,為實現較好的降溫效果,就會使用到更多的水。如何降低這些水消耗,實現水資源的最高利用率?這是張忠杰思考最多的問題。細心的他對生產工序進行認真查定的同時,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節約的環節。在每天的巡檢中,他詳細記錄了生產中每個工藝環節的用水資料,通過數據分析,他發現如果用回收水代替工業水來為設備降溫,可以大幅降低分廠的水定額。
在反復的查定中,他發現分廠消耗工業水量較大且有下降空間的是電解工藝的冷卻工序。為此,他向分廠提出了“根據季節溫度的變化,采用逆流堿冷卻用水代替工業水”的合理化建議。項目實施后,年節水10萬噸,折合經濟價值約45萬元。
一次巡檢中,他對分廠耗水量進行分析后,發現老氯干工段二段鈦冷工序中工業水定額超標。為了找到超標原因,他連續多日現場跟蹤,取樣、測溫、進行水質分析,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從大量的數據中,他發現西廠區的回收水溫度要比目前系統內使用的工業水溫度低,如果用溫度低的回收水替換工業水,不僅可以改善二段鈦冷工序降溫的效果,還可以降低工業水消耗。工藝改進后,該段工序溫度降幅明顯,每月可節約工業水3萬噸。
這就是節水達人張忠杰,一個扎根生產一線、在“水”中做文章的工藝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