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有的年輕人還在對工作挑三揀四時,他卻踏踏實實從基層員工成長為分廠各項工作的排頭兵;當有人還在躊躇滿志立下無數愿望時,他已兢兢業業在7年時間里參與了公司好幾個重大項目的建設。他用清瘦的肩膀扛起了責任與擔當,碩大的裝置像個乖孩子一樣被他管得“服服帖帖”。他就是藍星東大環氧丙烷分廠2014年度崗位突出貢獻獎獲得者——環氧丙烷分廠廠長助理萬強。
2008年8月,山東師范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畢業的萬強懷揣理想來到藍星東大,專業對口的工作讓他很滿意,年輕的他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工作中萬強勤學苦練,手快腿也快。手快是因為他虛心向老師傅學習工藝理論,不懂就問,問完了就記,時間不長就記了滿滿一大本工藝筆記,為之后當工藝員打下了扎實基礎。有了理論,實際操作起來也不比別人慢,他從不吝嗇自己的腿,經常剛從現場回來,師傅有事要到現場他就又跟著去了。就是憑著這股勤快勁兒,2009年上半年,萬強獨自扛起了工藝員的工作,陸續參與了環氧丙烷裝置年產能“6萬噸擴9萬噸”項目、氯丙醇預熱項目、自控率提高項目等。隨著一個個項目的成功,萬強的工作經驗越來越豐富,2013年,他應聘當上了環氧丙烷分廠廠長助理。
說起過往,萬強印象最深的是環氧丙烷裝置“6萬噸擴9萬噸”試車的那個冬天。當時天氣異常寒冷,戴著兩副手套拿扳手都能感受到金屬的冰涼。萬強帶領員工在現場連續奮戰36小時,有人勸他休息一下,他搖搖頭說:“身為工藝員,保證裝置順利開車是我的職責。”當化工投料成功的一剎那,萬強已累得癱坐在主控室的椅子上。
為了項目建設順利進行,萬強像“拼命三郎”一樣不離現場。項目建設期間曾患重感冒,可為了不影響工作進度,他一拖就是好幾天,實在堅持不住才請假去打針,醫生只說了一句話“小伙子,你真能扛……”媳婦生孩子做手術是從班上叫他去醫院簽的字;女兒咿呀學語冒出第一聲“爸爸”時,他在異國他鄉學習自控率提升技術;女兒蹣跚學步邁出人生第一步時,他在辦公室繪制脫輕項目的流程圖。他缺失了女兒成長道路上的許多“第一次”,卻從未耽誤過裝置生產中的“每一次”。裝置達產的日子里有他攻堅破難的身影;檢修的過程中有他奮力前行的足跡。搶修時的挺身而出、處理異常時的果斷及時……一次次的蛻變,一次次的成長,每一次他都以一個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今年3月提質增效項目開始施工安裝,萬強不僅一天也沒有休息,而且還要早來晚走監護施工作業,令身邊同事肅然起敬。
萬強還是個才華橫溢的多面手。他是公司籃球隊的靈魂,他是“東大之春”晚會的主角,他是“奉獻青春”演講比賽的佼佼者。他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在職研究生學習為自己充電。當工作需要他從工藝員轉行到設備員時,萬強毫不猶豫地靜下心來從頭學起。有過失敗,有過教訓,但他說:“同樣的錯誤,我不會犯第二次。”很快他就成為一名懂工藝的設備管理人才。
針對堿泵因液氯用量大需頻繁開啟導致故障率高、維修費用高和安全隱患的問題,萬強經過多次分析考察,與供應商探討設備故障原因、型號、材質對生產的影響,大膽決定對堿泵換型(改為襯四氟自吸泵),自實施后年降低維修費1.2萬元。為達到降低水耗的節能目標,在萬強的倡議下,首先安裝了壓縮機密封水流量計,做到既能達到設備需求,又能嚴格控制密封水用量;同時,對液氯熱水泵密封水進行改進,由外循環改為內循環,年節約資金近10萬元。
這7年間,萬強已從一名剛入職的大學生成長為分廠的業務骨干。在藍星東大這片沃土,將有更多的有志青年像萬強一樣茁壯成長,而公司也會因他們的付出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