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波,這位47歲的女總工程師,長期從事膜工程技術研究和應用開發,先后入選國家海洋局工程技術帶頭人,中國海洋學會、中國膜學會、浙江省科技廳和標準審查專家庫成員等,杭州市新世紀“131”優秀中青年人才。2008年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評選為“全國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2010年和2014年先后被評為杭州市和浙江省“勞動模范”。2012年,她作為項目主要負責人完成的“萬噸級膜法海水淡化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獲中國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中國化工集團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她領導的研發團隊被評為國家“十一五”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
劈山填海 填補國內海水淡化多項空白
楊波作為我國海水淡化技術領域的知名專家,20年來先后主持完成了國家863、973和省市科技支撐計劃近十項,在海水淡化工程技術領域創造了多個國內之最,如國內第一個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第一個萬噸級海水淡化工程和第一個十萬噸級亞海水淡化項目等。在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中,她成功應用了國產海水預處理、高壓泵等設備,打破了在海水淡化領域膜元件依賴進口的局面,為國產膜組器在海水淡化中的成功應用做出了重大貢獻。
2011年5月,楊波主持完成的舟山六橫10萬噸級海水淡化示范工程,無論是總體規模還是單機規模,都是當時國內最大的海水淡化項目。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她帶領項目組的同事查閱大量國內外資料,在海邊開展工藝試驗,并與其他課題組一道探討;一邊進行工程設計,一邊進行土建施工。在短短的一年半時間里,硬是在六橫海邊劈山填海建成了國內最大的海水淡化廠,整個海水淡化示范裝置的國產化率達到70%以上,其主體部件及設備基本實現國產化,項目規模、自主創新程度和能耗都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工程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的實施解決了制約我國膜法海水淡化技術發展的瓶頸,實現我國海水淡化技術的跨躍式發展。由她負責技術把關的曹妃甸項目是目前唯一由國內企業總承包的海水淡化項目,是國家發改委海水淡化產業發展重點示范項目。
楊波主持設計完成的海水淡化項目還成功地打入了沙特、印尼、菲律賓等國際市場。她參與設計生產的反滲透海水淡化設備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禮物,由胡錦濤主席贈送給基里巴斯政府。
勇于創新 施展“膜”法變廢為寶
楊波在工作中積極創新,拓展膜法技術在節能減排中的應用,成功將膜法技術應用到電鍍廢水、食品廢水、化工廢水、造紙廢水等領域廢水處理,既解決了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也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她在國內率先開展亞海水處理技術的研究與試驗,并主持完成了亞海水技術淡化灘涂水實驗,對于浙江省等沿海灘涂水較為豐富的地區改善淡水資源緊缺的狀況提出了經濟、技術都可行的解決方案。金東紙業20000m3/d造紙廢水回用系統是當時國內最大的造紙廢水回用系統,既節約了取水費,又減少了近70%的排放量。佛山三水大塘60000m3/d印染廢水回用項目通過目前最先進的超濾和反滲透工藝處理,回用水指標達到大塘工業園區用水要求,制水成本接近自來水的價格,通過實施該項目給企業每年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達到數千萬元,同時減少排放廢水2000萬噸。
全心奉獻 言傳身教帶好研發團隊
在舟山六橫海水淡化項目中,楊波帶領項目組吃住在工地上,沒日沒夜、加班加點地埋頭苦干。當時正是流感高發期,她9歲的女兒多次發高燒,身體十分虛弱,但楊波依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只靠每天短短的幾分鐘電話安慰和鼓勵女兒。
在做好研發工作的同時,楊波還十分注重對青年科技人員的培養,已連續十余年擔任中國海水淡化和水再利用學會的主要授課教師,編寫了《反滲透水處理技術》等培訓教材,為推廣膜法水處理技術在多個領域的應用和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外,她還主持和參與了國家和行業標準《海水淡化反滲透裝置運行管理規范》《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設計規范》以及《海水淡化預處理膜系統設計規范》的起草工作,參與了國家海洋注冊工程師考試題庫的編撰工作。
多年來,楊波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她掏出心來做技術研發,完成了一系列的國家重點課題和項目。她掏出心來待同事,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她也掏出心來待客戶,耐心熱情地解答項目業主的各種問題。楊波就是這樣一位卓越的科技工作者,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