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阿科凌海水淡化項目是杭州水處理自成立以來,承接的最大規模的海水淡化項目。該項目工期緊,要求高,難度大。2010年3月,杭州水處理為保證該項目的順利實施,從設計部和工程部抽調優秀人員,組成了以陳志善為項目經理,朱力為設計經理,王侃為現場經理的曹妃甸項目組班底。由陳志善率領管理組對項目全局考慮,通盤掌控;由朱力率領對項目原有設計進行優化,消除項目存在的隱患;由王侃率領施工團隊,協調各單位有效工作。三支團隊經過艱苦努力、團結協作,終于圓滿完成了曹妃甸阿科凌海水淡化項目。
調度有方的管理組
曹妃甸項目是杭州水處理承接的第一個總承包項目,為了克服困難按時完成任務,陳志善帶領管理組一方面加強和業主方的溝通,另一方面盡可能地調動杭州水處理資源,根據業主單位的進度要求,合理地調配手上的資源,協調設計、采購和施工的矛盾。
當項目由設計轉入施工階段后,陳志善親自坐鎮現場,直接指揮現場安全文明施工,堅持綠色施工,以積極推動項目的順利進行。
敢于創新的設計團隊
對于絕大多數項目而言,設計是項目能否順利安裝和實施的第一個環節。嚴謹而細致的設計工作能夠為后續的安裝、調試提供有力的保障。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朱力將各個專業的工程師集中到了一個辦公室內進行設計工作,實現了從工藝到設備,設備到電氣,電氣到儀表,儀表到管道的一條龍設計思路,使整個團隊的設計工作真正達到了設計文件有理可查,有據可依的程度。設計過程中出現的每一個參數,都有其明確的出處,以保證設備和儀表的選型,一改中心以往靠經驗,靠估算來選型的做法。
當然,海量的數據,繁瑣的計算,不僅對設計人員是一種考驗,對校對、審核的人員同樣也是一種挑戰。為了降低設計人員的出錯率,減少校審人員的工作量,朱力與楊波、孫秋里等設計人員進行溝通,設定了電子表格程序,這樣不僅使設計人員工作量大大減少,也使人為計算過程中的出錯率大大降低,對于校審人員而言,也不用再拼命復查計算公式和計算結果,設計的效率大大提高。
同樣的,在海水淡化的系統設計中,為了實現反滲透膜在高水溫條件下的脫硼率,通常會使用調節反滲透裝置的進水pH值等方法來解決。但考慮到曹妃甸項目是一個總承包項目,為了降低項目的運行成本,朱力大膽提出了根據水溫條件變化,切換膜殼運行數量的方案,更經濟、更便捷地解決了反滲透膜在高水溫條件下的脫硼率。
吃苦耐勞的施工隊
現場施工和設計工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現場工作條件的惡劣。說是餐風露宿都一點不為過。特別是像曹妃甸項目這樣在北方的海水淡化項目,喝的是風,嚼的是砂。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曹妃甸項目組的施工團隊,兢兢業業,克服萬難,在平凡中書寫了一個不平凡的奇跡。
在曹妃甸項目的施工團隊里,有兩個人必須要提一下。一個是現場經理王侃,另一個是施工經理盧維奇。
施工經理是與現場接觸最為密切的,其工作對象也是現場。這就要求施工經理的工作一定要落實到實際。盧維奇作為項目的施工經理,準確掌握現場的進度、質量、安全等一手信息,及時協調多作業面工作時各施工單位出現的問題,嚴格依照國家標準及規范,使得曹妃甸項目施工現場有條不紊。
有時候為了保證項目的進度,王侃絞盡腦汁進行資源分配,在保證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施工作業面,調整各個施工隊的人員數量,協調各個施工隊伍的進度。
正是這三支強而有力的團隊,團結一心努力拼搏,創造了杭州水處理最佳戰績。這是一支敢于吃苦,勇于吃苦的隊伍,同樣,這也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