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雨,上班道路濕滑,早晨在原鋁型材交叉路口,有兩輛摩托車車速過快,與路面泥巴打滑,差點摔倒,很危險。”2月26日,廣西新材料動力分廠在班前的安全“故事會”上,辛斌廠長正在講述。
今年春節以來,動力分廠堅持安全文化育人的理念,針對凍雨、大霧天氣和路面粉塵帶來的行車困難,利用每天的候工會,推出安全“故事會”活動,敲響安全警鐘,引導員工借鑒身邊發生的事故,規范上班安全行車。短小、精煉的安全案例如一杯清茶,讓早間上班駕駛車輛的員工提神、醒腦。為確保活動有效、持續、長久開展,動力分廠還由安全員專人負責,定期收集匯總駕駛員看到、聽到、親身經歷的安全案例,并排好講解時間表,還組織人員學習公司發放的安全案例。生動的講解吸引著員工,讓員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駕駛員每天出車,都會有不可預知的事情發生。以前灌輸式的班前安全講話效果不好,引不起駕駛員的重視。這種形式針對性更強,形式更活潑,受到員工的喜愛。”電工黃江說。作為安全“事故會”活動的負責人成員之一李世創,不僅把安全案例編成小故事,而且定期通過手機發送給開車的駕駛員,時刻提醒大家安全行車。即將進入3月,氣候逐漸轉暖,動力分廠將安全“故事會”的內涵延伸,針對季節特點,收集春季易發的事故案例,并編輯成圖文并茂的故事,通過投影利用侯工會給員工講解。
現在,每天講述身邊發生的安全案例,開展安全經驗分享,已成為動力分廠候工會的習慣。動力分廠還堅持每月或每周推出最受歡迎安全案例、最佳“安全故事”評選等,讓此項安全活動長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