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署長高級顧問楊雷日前表示,2030年左右,光伏發電有望成為最清潔、也是最便宜的電力。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將滿足80%以上的能源需求。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戴彥德介紹,如今,全球能源消費總量大約132億噸標準油,非化石能源占比不到15%。目前來看,全球能源消費總量遠遠還未達到峰值,未來至少還要新增100億噸標準油的能源需求。
可喜的是,近年來,隨著產業日益成熟、技術不斷突破、應用持續創新,清潔能源價格越來越親民,新能源汽車、屋頂光伏電站已融入人們日常生活。
在全球能源綠色發展浪潮中,我國已成為重要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國際能源署預測,在未來5年內,中國將持續引領全球清潔能源發展。
當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國和應用國,水電、風電、光伏裝機規模多年保持全球領先,核電在建規模也居世界首位。除規模優勢外,在清潔能源技術及應用領域,我國也成為領跑者。
“來自中國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在英國家庭的屋頂上、空地上幾乎隨處可見。”英國駐滬總領事吳僑文對中國清潔能源發展表示贊嘆,希望兩國進一步加強清潔能源合作和技術創新。
從歷史經驗來看,能源替代是個持久過程。當前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發電不穩定使其在短期內大范圍推廣遭遇挑戰。我國也在積極探索技術創新促進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創新是引領能源轉型發展的第一動力。”上海申能集團副總經理宋雪楓說,“十三五”期間,申能集團將啟動建設新型高效潔凈燃煤發電國家示范工程等創新工程項目。同時,加快建設上海國際能源創新中心,對接國內外領先技術資源,孵化培育新型能源、節能和環保創新業務,打造能源創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