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要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四季度進入實施階段。由國家發改委和國資委共同落實部分重要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示范任務,目前已開展兩批點試。
“選擇19家企業開展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實現了向社會資本放開競爭性業務。”央企通過混改有利于實現機制轉變,即越來越多的競爭性企業在混改中進一步調整股權比例,促進企業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同時,通過探索實施經理層市場化選聘和身份轉換、員工持股等,推動企業形成了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事實上,自進入6月以來,地方推進混改的力度同樣不減。
山東交運集團6月16日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發布增資擴股公告,將引入戰略投資者,并同步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擴股增資公告顯示,本次混改完成后,社會資本比例將超過國有資本。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山東首次有省屬一級國企面向社會資本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
6月19日,東航集團與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普洛斯投資(上海)有限公司、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綠地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東航物流核心員工持股層代表,在上海正式簽署增資協議、股東協議和公司章程。這標志著首批推進的“七大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在民航業的首例落地。
而作為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地方國企員工持股試點同樣多點發力。
據悉,湖北、江蘇、河南、福建和重慶5省市共確定了43戶試點企業,正式啟動員工持股首批試點;四川省6月初印發《四川省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實施意見》,正式啟動國企員工持股試點,并明確選擇5戶-10戶企業首批試點。與此同時,上海也在6月14日公布第一批員工持股試點企業。
上海天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祝善波表示,從2005年開始,員工持股改革進展緩慢,主要是因為存在許多爭議,尤其是對國有資產流失的擔心。目前新出臺的一些政策,不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都對國有資產流失做了一些預防。因此,員工持股改革也在加速推進。此外,對于企業而言,推進核心員工持股有利于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