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二硫化碳行業多年的落后產能淘汰問題,隨著今年5月1日準入條件的正式實施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約占總產能1/3的落后產能退出歷史舞臺,一批新建及改擴建的天然氣法項目相繼投產運行,完成了新舊產能的平穩交替,行業轉型升級取得里程碑式進展。這是在安徽宣城召開的2015年二硫化碳行業年會和技術研討會傳出的信息。
2013年4月,工信部出臺《二硫化碳行業準入條件》,要求今年4月30日前必須全部淘汰污染嚴重的間歇焦炭法落后工藝,采用國際先進的天然氣法清潔生產工藝。
據介紹,兩年來,二硫化碳行業按照國家要求積極整改,淘汰落后產能有序推進。在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以上海百金集團、遼寧瑞興集團為代表的天然氣法生產企業從大局出發,寧可微利、虧損,也堅持不走回頭路。4月22日,上海百金集團旗下全國最大的年產12萬噸間歇焦炭法二硫化碳企業——山西金興華公司,在盈利很好的情況下率先關停,隨后山西呂梁地區的落后產能相繼關停。落后產能比較集中的山西晉城地區,5月16日一個二硫化碳企業發生泄漏造成8人當場死亡,10家間歇焦炭法二硫化碳生產企業當天被要求全部停產。至此,約占全國110萬噸總年產能1/3的落后產能全部退出。
據測算,這些落后產能的淘汰,使二硫化碳行業一年可減排二氧化硫約15萬噸,相當于2300個百萬機組電廠一年的排放量。目前,全國天然氣法二硫化碳年產能約83萬噸(含在建),實際產量為73萬噸,市場需求量2014年為65萬噸,今年預計為60多萬噸,實際產量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實現如此大比例產能的新老交替實屬不易,這與二硫化碳企業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密不可分?!眳⑴c準入條件制定并推進實施的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名譽會長吳明鈺如此評價。他說,二硫化碳行業在淘汰落后產能上走在了全國前列,成為無機鹽行業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