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下調逾1000點,創歷史最大降幅。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2298,創下自2013年4月25日以來的新低。
根據央行方面解釋,一是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報價后,做市商參考上日收盤匯率報價,過去中間價與市場匯率的點差得到一次性校正。二是近日公布的一系列宏觀經濟金融數據使市場對人民幣匯率預期出現分化,做市商更多關注市場供求的變化,11日中間價報價在上日收盤匯率6.2097元的基礎上出現約200個基點的貶值。
值得注意的是,11日人民幣中間價的貶值的消息傳出之后,國內以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當日表現一掃此前頹勢,整體走勢強勢上揚。 “人民幣中間價目前所存在的貶值對于國內以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來說無疑是較大利好。”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有望會得到相應下降,使得產品的競爭力顯著上升,進一步在商品出口上得到提振。”
此外,鋼鐵行業也是較為典型的例子,“此前國內鋼材出口的情況一直呈現明顯增長的情況,但是隨著部分品種不再退稅,市場一度對今年鋼材出口的形勢很悲觀。”一位券商人士向記者介紹。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 2014年,中國鋼鐵出口增速放量,出口超過9000萬噸,相比2013年增加了50.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出口的鋼材品種中,有近40%是含硼鋼材,而2015年年初含硼鋼材不再列入退稅行列中,這一度讓外界對于今年鋼材出口量產生了擔憂。
“國內一直還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態,如果出口這一塊需求再受到遏制,對國內鋼價,很可能還會形成反向的遏制。目前人民幣中間價存在貶值,可能促使鋼材價格明顯降低,產品的競爭力也由此上升,對于出口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提振。不過這種提振在短期內不一定能夠馬上看到效果,但是出口成本壓力能夠得到明顯緩解。”上述券商人士說。
實際上,除了鋼鐵之外,黃金板塊也同樣迎來利好。世元金行研究員肖磊認為,人民幣貶值,最直接的影響不僅僅是出口市場,對于投資者來說,商品市場可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機會,受到人民幣匯率大幅走低的影響,以人民幣報價的黃金白銀等價格迅速飆升。
除了大宗商品領域之外,此前一直低迷的紡織和化工行業也同樣有望迎來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紡織行業正面臨著負增長的局面。根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同比約下降2.9%,近年來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同時,今年前7個月,中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556.2億美元,同比下降4.4%。其中,中國紡織品出口624.2億美元,下降1.5%;服裝出口932億美元,下降6.2%。
“紡織行業歷來以外貿出口為行業導向,對出口的依賴程度也比較高。當前人民幣匯率走低對該行業的提振會比較明顯。”上述券商人士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