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科技部與工信部聯合組織制定的《2014~2015年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方案》發布。《方案》提出要堅持以企業為創新主體,加大重點行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與集成應用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的大規模應用,提升節能減排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有效支撐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方案》提出了“十二五”規劃的最后兩年節能減排領域的重點任務:一是加快節能減排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圍繞工業、能源、交通、農業、建筑、資源環境等相關領域節能減排和優化升級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快能源梯級利用、源頭減量化、資源循環利用等共性關鍵技術及相關新材料、新裝備的研發。二是加強節能減排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編制節能減排技術推廣目錄,篩選一批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產業化前景好的重大技術成果進行推廣,鼓勵地方積極探索節能減排技術推廣機制和創新模式。三是深入實施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范工程。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形成可復制的科技成果推廣模式,同時建立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區域,提高關鍵產品或核心技術研發、制造、系統集成和產業化能力,扶持一批研發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企業。此外,還要完善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平臺和服務體系,開展全民節能減排科技行動等。
根據《方案》提出的目標,到2015年末,我國節能減排領域將突破共性和關鍵技術150項,相關關鍵設備能效提高10%以上,制修訂國家或行業技術標準100項;在重點行業組織推廣先進適用技術300項,實施節能減排重大技術示范工程100項,應用普及率提高30%;建設20個國家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具備技術創新、集成服務和產業化推廣能力;形成節能減排相關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0個以上,形成一批節能減排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創新團隊,完善國家節能減排技術服務平臺。屆時,自主知識產權節能減排技術和裝備體系將初步形成,相關技術標準與規范體系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與服務能力體系初步建立,技術推廣應用形成規模效應。
為保障目標的實現和各項工作順利進行,《方案》提出要建立節能減排科技專項組織協調機制、與節能減排重點地區的部省聯動機制,并將節能減排科技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和考核目標。同時,組建節能減排戰略咨詢專家組,創新科研項目遴選機制和績效評價機制,建立技術信息發布共享機制,推動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環境服務等市場化措施。此外,還要拓展多元投入,培養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和團隊,并加強地方科技隊伍建設和國際交流合作,有針對性地參與節能減排領域的國際組織和國際研究計劃,鼓勵并支持我國科學家和科研管理人員在相關國際組織及國際研究計劃中任職,牽頭或承擔重要的研究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