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連海院總承包的甕福磷礦區中低品位磷礦綜合利用項目——大塘充填系統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受到業主好評。
該工程應用了國內先進的磷礦尾砂膠結充填技術,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在我國提倡建設可持續綠色礦山的新形勢下,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該技術的成功應用,也標志著連海院走在國內同類礦山尾礦充填技術應用的市場前列。
貴州甕福磷礦是“第二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連海院總承包的甕福磷礦礦山項目自2011年基建起,就堅持以新技術、新工藝提高礦山資源開發水平,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礦山開采相協調,力爭資源利用集約化、開采方式科學化。為緩解甕福磷礦的尾砂排放壓力,提高礦石回收率和開采安全,連海院組織專家對磷礦尾砂膠結充填工藝進行攻關,經過反復試驗,相繼攻克了尾礦濃度和材料配比等關鍵性技術,將濃縮尾礦和膠凝材料配制成一定濃度的尾礦漿充填至采空區,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充填體。
磷礦尾砂膠結充填技術屬于國家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鼓勵類技術,對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在我國愈來愈重視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的形勢下,該技術的應用可消除地下采礦空區的安全隱患,避免采空區塌陷造成的生態破壞,同時利用充填體取代礦柱,提高回采率,一舉多得。
磷礦尾砂膠結充填技術的應用使甕福磷礦的采礦回采率由原來的75%升至近90%,大大提高礦產資源利用率,同時每年可處理尾礦43萬噸,減少尾礦庫壓力,延長服務年限。
此次連海院在磷礦開采中成功應用尾砂膠結充填技術,為充填法在磷礦開采中推廣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據悉,大塘礦段全尾砂充填采礦工程所取得的技術成果,不僅為即將實施的甕安大信北斗山磷礦充填工程提供借鑒,還將在甕福磷礦區其他礦段推廣應用,對全國類似條件的礦山具有良好示范效應。